伦敦奥运:7年后的工作,7年前就开始了
国内媒体和网论对这届伦敦奥运是骂声一片。
英国这边的 BBC 倒是学习了 CCTV,都把自己国家举行的盛世派对报道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。这里成功与否,见仁见智。只是伦敦作为奥运史上唯一一个举办了三届奥运的城市,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,能举办成奥运,只能说背咬紧牙根扛着鸭梨,不简单。
上周有幸去了一个由 The Legacy List 举办的演讲。The Legacy List 中文直译应该是”值得传下去的列表”,这里我把它译成是“为下一代准备的列表”。他们是一个由伦敦政府发起的项目。任务很简单:把文化和艺术融入到整个奥运会中去,规划和建设奥运后的伦敦。这列表里的每一项,犹如一个 To Do List,他们在慢慢地完成。
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Sarah Weir 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挺深的影响。“其实当伦敦接拿下举办奥运的席位的时候,我的工作已经开始了。在过去5~6年里,我都是在活在未来当中。我的工作注入文化和艺术,建设一个奥运之后的伦敦。奥运的两个星期其实我都没有怎么看比赛,因为比赛时所能感受到的兴奋,早已在3年前,我们在建造奥运村的时候,已经感受过了”。
这个列表里面的项目虽然充满艺术和文化,但更重要的是把整个奥运村活用起来,实现周围居民和奥运村的互融。还记得贝克汉姆在开幕式时渡过的那条河吗?奥运过后他们弄一条船在河上播放露天电影,让民众可以聚在一起享受户外的观赏 Water Work。
演讲结束后我拿了一本设计精美的小册子。里面详细地介绍了接下来在2013,2015年等将会对民众开放的项目。整个项目的规划的详细,让我暗暗地佩服了一下。
也许奥运会那短短的两周的确挂错了不少旗,播错了几首国歌,判错了几场结果。但那是短短的两周。伦敦奥运论气派是不能跟北京比。但是比较奥运4年后的北京和伦敦,或是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。
附录:北京奥运村的一些现状。